苹果期货上市影响【苹果期货对苹果价格影响】
苹果期货自2019年4月15日开始上市交易,上市至今,日均成交量已超过80万手,最高日交易量突破30万手,日均持仓量也超过70万手。
在上期所与郑商所合作,有苹果期货在郑商所挂牌。今年3月,郑商所对苹果期货、期权工具等新工具的研发和上市实施,为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和销售端的有效工具。据统计,
苹果期货于2019年4月10日上市交易,苹果期货交割标准包括提货单、车板交割的、品质升贴水、入库检验的、包装费用、包装费、港口税费等。
作为我国首个“自由贸易区”和郑商所“规范、高效、优质”的农产品期货,苹果期货自上市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的关注。苹果期货自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量超过30万手,最高日交易量接近20万手,最高日持仓量超过80万手,日均成交量超过50万手,日均持仓量超过90万手,是我国期货市场中的“大户”,苹果期货属于郑商所的上市品种。
据了解,郑商所于2017年10月、11月、12月分别举办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由于项目保险范围与试点范围相匹配,这一年,郑商所共推出63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涉及13个国家级贫困县,包括
18个贫困县和7个分散化种植户,覆盖苹果种植面积约3700万亩。此外,还推出了花生保险+期货试点,这一年花生保险+期货试点年
保险+期货试点以来,主要保障的是价格波动风险,包括“保险+期货”,对参保的农户提供了保护,自2019年以来试点地区在不同地区的期货价格水平上,结合市场情况,综合运用市场化手段向“保险+期货”的试点地区倾斜。为试点地区的种植农户提供了价格保险,在集中在全国的86个试点地区中,受灾面积占比接近90%。试点地区大部分为陕西、甘肃、新疆、河北、江苏、江西、
山东、河南、河北等主产区,每亩覆盖在近两万多亩地,覆盖地区覆盖率达到95%,保险+期货的试点模式更加专业、灵活。2018年的试点工作一直在深化,为风险管理和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这两年,因非洲猪瘟等因素,保险+期货被险种通吃,部分地区风险管理需求迅速上升,参与主体出现了“一刀切”。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是苹果期货上市以来的又一创新举措。保险+期货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发展的载体。一方面,保险+期货项目以远期价格、保险产品为中心,通过嵌入未来市场需求、服务实体经济等方式,明确了与现货市场联动的目标,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另一方面,保险+期货也为整个保险+期货市场提供了新的对冲工具,为实现更加精细的服务。
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是以保单风险管理为主题,通过风险管理公司在试点区域内为货主提供商业保单,在交易所试点区域内为苹果期货交易者提供定制化保证金。目前,很多苹果种植农户还没习惯参与期货市场套保,苹果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关系是对等的,企业通过期货价格套保可以使农户在锁定风险的同时获得稳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