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期货吕明(一德期货)公司总经理罗旭峰表示,2020年4月,疫情出现反弹,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弹,行业在人员、物流、物流等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对企业复工复产和公司的收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市场信心低迷,行业面临一定的困难。
对于中美关系缓和的影响,一家期货公司高管对此表示,自去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疫情冲击,部分农产品市场的不景气,都是企业盈利困难的根源。刘宇表示,中美博弈双方在疫情发展、经济前景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需求疲弱等方面的矛盾一直在增多,导致市场情绪波动,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式仍然是阶段性的。
期货公司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宗商品需求回升,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步伐不会动摇。但海外需求受疫情影响仍然疲弱,尤其是近几个月来,一些国家的防疫措施严格,影响了供应,贸易、出口、仓储、成品加工等,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灾区。他预计,中国经济不会出现重大、持续性的回落。
今年以来,疫情再度爆发,多地采取了封控措施,对期货公司员工的岗位、物资流动等进行了严格限制,对期货公司员工的收入、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等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中州期货研究所所长陈晓也认为,期货市场面临的不确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疫情反复,下游企业复工复产进度缓慢,导致近期下游制造业投资下滑,对原材料采购量减少,中下游企业开工不足,导致原材料库存增加;二是今年下游制造业及终端产品的补库和生产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在原料需求不足、成品库存增加的情况下,终端需求只能通过转嫁原材料库存来满足下游企业的原料需求。
洪磊认为,近期受疫情影响,中下游企业开工率有所下滑,使得上游企业库存有所增加,在成本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原材料价格短期出现回落,上游企业亏损现象明显。
平安期货副总经理钟美燕也认为,当前企业应对疫情的核心是靠原材料保生产,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工艺和产能利用率,实现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149家期货公司营业收入1495.73亿元,同比增加74.34%;净利润18.37亿元,同比增加56.21%。银河期货总经理刘佳伟表示,虽然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头部公司仍在努力,包括永安、弘业、国泰君安等,多数期货公司仍在积极加码研发中。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王衍文也认为,期货市场上的风险管理公司利润率不高,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竞争力强,因此头部期货公司的实力较强,在风险管理公司的支持下,其业务规模也在持续增长。
综合来看,王衍文表示,对于中小期货公司而言,参与期货市场的业务能力不足、服务能力弱、客户口碑欠缺,都会给中小型期货公司带来一定的生存压力。
头部公司优势尽显
从各项业务规模来看,风险管理公司仍是最大的赢家。
据记者了解,风险管理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经纪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投资咨询业务等,这两类业务占比高达70%。
据刘佳伟介绍,风险管理公司业务规模超过150亿元,其中的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收入规模约为10亿元,占比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