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左右,商业银行对通胀水平的反映不如预期。虽然央行已采取降低利率措施,但并未做出降息降准的动作。近期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债市、商品下跌对债市也形成一定压力。本次327国债期货的大跌是因为春节期间人民币贬值,债市的不确定性增多,令债市短期下跌,但也可能意味着经济数据的超预期。
春节过后,由于疫情反复,导致央行对冲春节前现金缺口的政策较为积极,一方面刺激经济,另一方面又给了市场信心。银行体系资金回流,有利于资金面的改善。
此前1月12日,央行公布了2021年12月金融数据,当月社融规模超预期。2021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社融规模虽然仍然较高,但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多。从信贷增长速度来看,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97万亿元,环比上升4.12%。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明显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16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从社融走势来看,虽然12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但社融同比仍处于高位,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大幅增长。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2.15万亿元,环比上升14.83%。11月新增中长期贷款较少,主要源于中长期贷款的较快增长。
从存量债发行节奏来看,四季度以来,发行量逐步增加,到今年1月已经达到了4.12万亿元,单月增量达2.96万亿元,但是也有一部分债券利率仍然在高位,以远期国债收益率为例,月度发行量已经达到了3.08万亿元,与10月持平。银行体系的资金同比增速依然非常高,四季度的发行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从财政支出进度来看,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0.6%,比10月加快2.6个百分点。从月度专项债发行进度来看,今年10月计划发行量占全年计划发行量的比例已经高达85%。综合来看,四季度新增债券发行仍在不断加速,预计全年发行量将超过万亿元。
疫情扰动股市,监管层引导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近期,随着疫情的反复和经济周期的共振,国家加大了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上周日晚间,证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主动协同配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近期,受到市场对于风险偏好持续下降的影响,银行股以跌为主,跌幅较上证指数收窄。本周一,从Wind数据看,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公布了11月票据、银行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以及短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的报价,并对城商行下调了5个基点。本周一的信贷数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11月5日,央行发布的信贷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全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09亿元,环比下降17.6%。由于1—11月企业部门贷款增速持续下行,加上去年四季度财政存款大幅少于季节性,因此我们判断未来城商行仍有可能加大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利率下调力度。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看,12月M2、社融数据继续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速在10月、11月均